随机森林算法梳理

2024-05-16 22:17

1. 随机森林算法梳理

 全称Bootstrap Aggregation的集成算法。每个基学习器都会对训练集进行 有放回抽样得到子训练集 ,比较著名的采样法为 0.632 自助法。每个基学习器 基于不同子训练集进行训练,并综合所有基学习器的预测值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 Bagging 常用的综合方法是投票法,票数最多的类别为预测类别 。
                                           Boosting 训练过程为阶梯状, 基模型的训练是有顺序的,每个基模型都会在前一个基模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最终综合所有基模型的预测值产生最终的预测结果,用的比较多的综合方式为加权法 。   
                                           
   Stacking 是 先用全部数据训练好基模型,然后每个基模型都对每个训练样本进行的预测,其预测值将作为训练样本的特征值,最终会得到新的训练样本,然后基于新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得到模型,然后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那么,为什么集成学习会好于单个学习器呢?原因可能有三:
   训练样本可能无法选择出最好的单个学习器,由于没法选择出最好的学习器,所以干脆结合起来一起用;   假设能找到最好的学习器,但由于算法运算的限制无法找到最优解,只能找到次优解,采用集成学习可以弥补算法的不足;   可能算法无法得到最优解,而集成学习能够得到近似解。比如说最优解是一条对角线,而单个决策树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平行于坐标轴的,但是集成学习可以去拟合这条对角线。
   不是所有集成学习框架中的基模型都是弱模型。Bagging 和 Stacking 中的基模型为强模型(偏差低,方差高),而Boosting 中的基模型为弱模型(偏差高,方差低)。
                                           对于 Bagging 来说,每个基模型的权重等于 1/m 且期望近似相等,故我们可以得到: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看到:
   在此我们知道了为什么 Bagging 中的基模型一定要为强模型,如果 Bagging 使用弱模型则会导致整体模型的偏差提高,而准确度降低。Random Forest 是经典的基于 Bagging 框架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特征采样和样本采样来降低基模型间的相关性,在公式中显著降低方差公式中的第二项,略微升高第一项,从而使得整体降低模型整体方差。
   对于 Boosting 来说,由于基模型共用同一套训练集,所以基模型间具有强相关性,故模型间的相关系数近似等于 1,针对 Boosting 化简公式为:
                                           通过观察整体方差的表达式我们容易发现:
   基于 Boosting 框架的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模型中基模型也为树模型,同 Random Forrest,我们也可以对特征进行随机抽样来使基模型间的相关性降低,从而达到减少方差的效果。
   ️那么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疑问,Bagging 和 Boosting 到底用的是什么模型呢?
   随机森林就是通过集成学习的思想将多棵树集成的一种算法,它的基本单元是决策树,而它的本质属于集成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的名称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随机”,一个就是“森林”。“森林”我们很好理解,一棵叫做树,那么成百上千棵就可以叫做森林了,这也是随机森林的主要思想--集成思想的体现。然而,bagging的代价是不用单棵决策树来做预测,具体哪个变量起到重要作用变得未知,所以bagging改进了预测准确率但损失了解释性。
   “森林”容易理解,就是由很多“树”组成,那么“随机”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1)训练集随机的选取:如果训练集大小为N,对于每棵树而言,随机且有放回地从训练集中的抽取N个训练样本(这种采样方式称为bootstrap sample方法),作为该树的训练集;这样保证了每颗树的训练集都不同,从而构建的树也不同
   (2)特征的随机选取:从M个特征中选取m个特征,这样可以避免某个特征与分类结果具有强相关性,如果所有特征都选取,那么所有的树都会很相似,那样就不够“随机”了
   另外还有一点,随机森林法构建树的时候不需要做额外的剪枝操作。个人理解:因为前两个“随机”操作,以及多颗树的建立,已经避免了过拟合现象,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让每棵树在它自己的领域内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性能与两个因素有关:
   (1)森林中任意两棵树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强,则总体性能越容易差
   (2)森林中每棵树的预测性能,每棵树越好,则总体性能越好
   其实可以理解为要求“好而不同”。然而特征数m的选择越大,则相关性与个体性能都比较好,特征数m选择越小,则相关性与个体性能都更小,所以m的选择影响着随机森林的预测性能。
   在包括N个样本的数据集中,采用有放回的抽样方式选择N个样本,构成中间数据集,然后在这个中间数据集的所有特征中随机选择几个特征,作为最终的数据集。以上述方式构建多个数据集;一般回归问题选用全部特征,分类问题选择全部特征个数的平方根个特征
   利用CART为每个数据集建立一个完全分裂、没有经过剪枝的决策树,最终得到多棵CART决策树;
   根据得到的每一个决策树的结果来计算新数据的预测值。
   由于RF在实际应用中的良好特性,基于RF,有很多变种算法,应用也很广泛,不光可以用于分类回归,还可以用于特征转换,异常点检测等。下面对于这些RF家族的算法中有代表性的做一个总结。
   extra trees是RF的一个变种, 原理几乎和RF一模一样,有区别有:
   对于每个决策树的训练集,RF采用的是 随机采样bootstrap来选择采样集作为每个决策树的训练集 ,而extra trees一般不采用随机采样,即 每个决策树采用原始训练集。 
   在选定了划分特征后,RF的决策树会基于基尼系数,均方差之类的原则,选择一个最优的特征值划分点,这和传统的决策树相同。但是extra trees比较的激进,他会随机的选择一个特征值来划分决策树。
   从第二点可以看出, 由于随机选择了特征值的划分点位,而不是最优点位,这样会导致生成的决策树的规模一般会大于RF所生成的决策树。   也就是说,模型的方差相对于RF进一步减少,但是偏倚相对于RF进一步增大。在某些时候,extra trees的泛化能力比RF更好。 
   Totally Random Trees Embedding(以下简称 TRTE)是一种 非监督学习的数据转化方法。它将低维的数据集映射到高维 ,从而让映射到高维的数据更好的运用于分类回归模型。我们知道,在支持向量机中运用了核方法来将低维的数据集映射到高维,此处TRTE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
   TRTE在数据转化的过程也使用了类似于RF的方法,建立T个决策树来拟合数据。当决策树建立完毕以后,数据集里的每个数据在T个决策树中叶子节点的位置也定下来了。比如我们有3颗决策树,每个决策树有5个叶子节点,某个数据特征x划分到第一个决策树的第2个叶子节点,第二个决策树的第3个叶子节点,第三个决策树的第5个叶子节点。则x映射后的特征编码为(0,1,0,0,0, 0,0,1,0,0, 0,0,0,0,1), 有15维的高维特征。这里特征维度之间加上空格是为了强调三颗决策树各自的子编码。
   映射到高维特征后,可以继续使用监督学习的各种分类回归算法了。
   Isolation Forest(以下简称IForest)是一种 异常点检测的方法。 它也使用了类似于RF的方法来检测异常点。
   对于在T个决策树的样本集,IForest也会对训练集进行随机采样,但是采样个数不需要和RF一样,对于RF,需要采样到采样集样本个数等于训练集个数。但是IForest不需要采样这么多,一般来说,采样个数要远远小于训练集个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异常点检测,只需要部分的样本我们一般就可以将异常点区别出来了。
   对于每一个决策树的建立, IForest采用随机选择一个划分特征,对划分特征随机选择一个划分阈值。这点也和RF不同。
   另外,IForest一般会选择一个比较小的最大决策树深度max_depth,原因同样本采集,用少量的异常点检测一般不需要这么大规模的决策树。
   对于异常点的判断,则是将测试样本点x拟合到T颗决策树。计算在每颗决策树上该样本的叶子节点的深度ht(x),从而可以计算出平均高度h(x)。此时我们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样本点x的异常概率:
     
   其中,m为样本个数。c(m)的表达式为:
     
   s(x,m)的取值范围是[0,1],取值越接近于1,则是异常点的概率也越大。
   RF的主要优点有:   训练可以 高度并行化 ,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大样本训练速度有优势。
   由于可以随机选择决策树节点划分特征,这样在 样本特征维度很高的时候,仍然能高效的训练模型。 
   在训练后,可以给出各个特征对于输出的重要性
   由于采用了随机采样,训练出的模型的 方差小,泛化能力强。 
   相对于Boosting系列的Adaboost和GBDT,  RF实现比较简单 。
    对部分特征缺失不敏感。 
   缺点:   在某些噪音比较大的样本集上, RF模型容易陷入过拟合。 
    取值划分比较多的特征容易对RF的决策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拟合的模型的效果。 
   数据维度相对低(几十维),同时对准确性有较高要求时。   因为不需要很多参数调整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基本上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的时候都可以先试一下随机森林。
    sklearn.ensemble.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 criterion='gini', max_depth=None, min_samples_split=2, min_samples_leaf=1,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0.0, max_features='auto', max_leaf_nodes=None, min_impurity_decrease=0.0, min_impurity_split=None, bootstrap=True, oob_score=False, n_jobs=None, random_state=None, verbose=0, warm_start=False, class_weight=None) 

随机森林算法梳理

2. 随机森林算法简介

随机森林是一种包含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随机森林的算法是由Leo Breiman和Adele Cutler发展推论出的。随机森林,顾名思义就是用随机的方式建立一个森林,森林里面由很多的决策树组成,而这些决策树之间没有关联。
  
 随机森林就是用过集成学习的思想将多棵树集成的一种算法,它的基本单元是决策树,而它的本质属于机器学习的一大分支------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方法。集成学习就是使用一系列学习器进行学习,并将各个学习方法通过某种特定的规则进行整合,以获得比单个学习器更好的学习效果。集成学习通过建立几个模型,并将它们组合起来来解决单一预测问题。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生成多个分类器或者模型,各自独立地学习和作出预测。
  
 随机森林是由多棵决策树构成的。对于每棵树,他们使用的训练集是采用放回的方式从总的训练集中采样出来的。而在训练每棵树的结点时,使用的特征是从所有特征中采用按照一定比例随机地无放回的方式抽取的。
  
 随机森林的建立基本由随机采样和完全分裂两部分组成。
  
 随机森林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行、列的采样,但两种采样的方法有所不同。对于行采样,采用的方式是有放回的的采样,即在采样得到的样本集合中,可能会有重复的样本。假设输入样本为N个,那么采样的样本也为N个。这使得在训练时,每棵树的输入样本都不是全部的样本,所以相对不容易出现过拟合。对于列采样,采用的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无放回的抽样,从M个特征中,选择m个样本(m<M);
  
 在形成决策树的过程中,决策树的每个节点都要按完全分裂的方式来分裂,直到结点不能再分裂。采用这种方式建立出的决策树的某一个叶子节点要么是无法继续分裂的,要么里面的所有样本都是指向同一个分类器。

3. 简述数据挖掘中随机森林算法的原理,优点和主要参数

随机森林算法是基于决策树的集成学习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多个决策树集合起来,以求取最优解。随机森林的原理是先在每个决策树中随机选择特征、特征值对数据进行划分,然后每棵决策树给出预测结果,最后通过投票结果确定最终的预测结果。优点是算法稳定,预测准确,而且可以处理缺失值,计算结果可解释性强。主要参数有决策树数目、特征选择策略、内部节点再划分最小样本数、叶子节点最小样本数等。拓展:随机森林算法可以用来进行分类和回归,并且可以用来做特征选择,从而达到减少特征维度的目的,节省计算时间和提高模型准确度。

简述数据挖掘中随机森林算法的原理,优点和主要参数

4. 决策树算法之随机森林

  在 CART 分类回归树 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掌握随机森林算法,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CART 决策树较容易过拟合,而随机森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
   随机森林的主要思想是:使用随机性产生出一系列简单的决策树,并组合它们的预测结果为最终的结果,可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产生随机森林的步骤大致为三步
   在第 1 步,它是一个可放回抽样,即所产生的样本是允许重复的,这种抽样又被称为 Bootstrap,例如我们有以下 dummy 数据
   在做完 Bootstrap 之后,可能的样本数据如下
   可见,样本数据中,第 3 条和第 4 条样本是一样的,都对应的是原始数据中的第 4 条。
   接下来,就是要使用上面的样本数据来产生决策树了,产生决策树的方法和 CART 基本一致,唯一的不同地方在于,节点的构建不是来自于全部的候选特征,而是先从中随机的选择 n 个特征,在这 n 个特征中找出一个作为最佳节点。
   举个例子,假设 n = 2,且我们随机选择了「血液循环正常」和「血管堵塞」这两个特征来产生根节点,如下:
   我们将在上述两个特征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特征作为根节点,假设在计算完 Gini 不纯度之后,「血液循环正常」这个特征胜出,那么我们的根节点便是「血液循环正常」,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构建根节点下面的节点,下一个节点将会在剩下的「胸口疼痛」、「血管堵塞」和「体重」三个特征中产生,但我们依然不会计算所有这 3 个特征的 Gini 不纯度,而是从中随机选择 2 个特征,取这 2 个特征中的 Gini 不纯度较低者作为节点。
   例如我们随机选到了「胸口疼痛」和「体重」这两列,如下:
   假设此时「体重」的 Gini 不纯度更低,那么第 2 个节点便是「体重」,如下图:
                                           继续下去,我们便产生了一棵决策树。
   随机森林是多棵决策树,在产生完一棵决策树后,接着会循环执行上述过程:Bootstrap 出训练样本,训练决策树,直到树的数量达到设置值——通常为几百棵树。
   现在我们产生了几百棵树的随机森林,当我们要预测一条数据时,该怎么做呢?我们会聚合这些树的结果,选择预测结果最多的那个分类作为最终的预测结果。
   例如我们现在有一条数据:
   该条数据被所有树预测的结果如下:
   上述结果聚合后为:
   取最多的那项为最终的预测结果,即 Yes——该病人被诊断为患有心脏病。
   以上,随机森林的两个过程: B ootstrap 和  Agg regate 又被称为  Bagging 。
   本文我们一起学习了随机森林的算法,和 CART 决策树比起来,它主要被用来解决过拟合问题,其主要的思想为 Bagging,即随机性有助于增强模型的泛化(Variance) 能力。
   参考:
   相关文章:

5. 随机森林算法是什么?


随机森林算法是什么?

6. 求问随机森林算法的简单实现过程?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指的是利用多棵树对样本进行训练并预测的一种分类器。 并且其输出的类别是由个别树输出的类别的众数而定。在机器学习中有一个地位很重要的包scikit-learn可实现随机森林算法。

原理:(随机森林的分类预测和回归预测sklearn.ensemble.RandomForestRegressor方法)(1)给定训练集S,测试集T,特征维数F。确定参数:使用到的CART的数量t,每棵树的深度d,每个节点使用到的特征数量f,终止条件:节点上最少样本数s,节点上最少的信息增益m,对于第1-t棵树,i=1-t:(2)从S中有放回的抽取大小和S一样的训练集S(i),作为根节点的样本,从根节点开始训练(3)如果当前节点上达到终止条件,则设置当前节点为叶子节点,如果是分类问题,该叶子节点的预测输出为当前节点样本集合中数量最多的那一类c(j),概率p为c(j)占当前样本集的比例;如果是回归问题,预测输出为当前节点样本集各个样本值的平均值。然后继续训练其他节点。如果当前节点没有达到终止条件,则从F维特征中无放回的随机选取f维特征。利用这f维特征,寻找分类效果最好的一维特征k及其阈值th,当前节点上样本第k维特征小于th的样本被划分到左节点,其余的被划分到右节点。继续训练其他节点。(4)重复(2)(3)直到所有节点都训练过了或者被标记为叶子节点。(5)重复(2),(3),(4)直到所有CART都被训练过。随机森林的简单实现过程如下:一、	开发环境、编译环境:PyCharm Community Edition 2016.2.3Python2.7.10二、	所用库及安装方法:pandas[python自带]sklearn:命令行pip install sklearn;如果没有安装pip,先使用easy_install pip安装pip;如果在MAC上没有权限,使用sudo pip install sklearn;三、	代码介绍1.	使用pandas读取本地excel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将属性集赋给X_train和Y_train;将要预测的集合赋给X_test和Y_test;2.	使用DictVectorizer对数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3.	生成RandomForestRegressor对象,并将训练集传入fit方法中进行训练4.	调用predict函数进行预测,并将结果存入y_predict变量中;5.	使用mean_squared_error、score方法输出MSE、NMSE值对拟合度、稳定度进行分析;输出feature_importance,对影响最终结果的属性进行分析;6.	详细代码见附录四、	附录# coding:utf-8import pandas as pddata_train = pd.read_excel('/Users/xiaoliu/Desktop/data_train.xlsx')X_train = data_train[['CPI', 'GDP', 'PPI', 'AJR', 'BJFJ', 'FBDR', 'PCFD', 'PCFDED', 'BDR']]y_train = data_train['FJ']data_test = pd.read_excel('/Users/xiaoliu/Desktop/data_test.xlsx')X_test = data_test[['CPI', 'GDP', 'PPI', 'AJR', 'BJFJ', 'FBDR', 'PCFD', 'PCFDED', 'BDR']]y_test = data_test['FJ']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 import DictVectorizervec = DictVectorizer(sparse=False)X_train = vec.fit_transform(X_train.to_dict(orient='records'))X_test = vec.transform(X_test.to_dict(orient='records'))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rf = RandomForestRegressor()rf.fit(X_train,y_train)y_predict = rf.predict(X_test)print 'predict value:',y_predict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print 'MSE:',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ict)print 'NMES:',rf.score(X_test, y_test)print rf.feature_importances_                            

7. 随机森林的学习算法

根据下列算法而建造每棵树:1. 用 N 来表示训练例子的个数,M表示变量的数目。2. 我们会被告知一个数 m ,被用来决定当在一个节点上做决定时,会使用到多少个变量。m应小于M3. 从N个训练案例中以可重复取样的方式,取样N次,形成一组训练集(即bootstrap取样)。并使用这棵树来对剩余预测其类别,并评估其误差。4. 对于每一个节点,随机选择m个基于此点上的变量。根据这 m 个变量,计算其最佳的分割方式。5. 每棵树都会完整成长而不会剪枝(Pruning)(这有可能在建完一棵正常树状分类器后会被采用)。

随机森林的学习算法

8. 随机森林算法是什么?

随机森林是一种比较新的机器学习模型。
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是神经网络,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神经网络预测精确,但是计算量很大。上世纪八十年代Breiman等人发明分类树的算法(Breiman et al. 1984),通过反复二分数据进行分类或回归,计算量大大降低。
2001年Breiman把分类树组合成随机森林(Breiman 2001a),即在变量(列)的使用和数据(行)的使用上进行随机化,生成很多分类树,再汇总分类树的结果。随机森林在运算量没有显著提高的前提下提高了预测精度。
随机森林对多元共线性不敏感,结果对缺失数据和非平衡的数据比较稳健,可以很好地预测多达几千个解释变量的作用(Breiman 2001b),被誉为当前最好的算法之一(Iverson et al. 2008)。

随机森林优点:
随机森林是一个最近比较火的算法,它有很多的优点:
a、在数据集上表现良好,两个随机性的引入,使得随机森林不容易陷入过拟合。
b、在当前的很多数据集上,相对其他算法有着很大的优势,两个随机性的引入,使得随机森林具有很好的抗噪声能力。
c、它能够处理很高维度(feature很多)的数据,并且不用做特征选择,对数据集的适应能力强:既能处理离散型数据,也能处理连续型数据,数据集无需规范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